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情境教学模拟实验课件内容简介
一、思想道德类
1、拯救人质
l 实验主题:合作精神、风险意识与竞争
l 实验目的:通过几种不同条件下的人质拯救行动,说明合作与竞争的基本特点和风险代价,启发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对待合作与竞争。即应该根据不同的主客观条件选择合作或竞争,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并尽量减少风险代价。这些主客观条件主要包括:①通过交往体现的相互信赖是合作的前提,因此,首次交往或最后交往或偶尔交往常常存在较大的合作风险,而长期交往则有利于相互合作;②及时而有效的沟通和诚信交往有利于相互合作;③寻找或扩大共同利益有利于相互合作;④市场条件下,双方或几方的“垄断性”合作常常可能使第三方成为受损者,反之,双方或几方的恶意竞争常常可能使第三方成为受益者。
l 故事梗概:很久以前,哇哇树人掠走了哈尼部落的160名家族人员,又掠走了苗岭部落的160名家族人员,把他们作为部落进贡的人质。为了拯救人质,两个部落分别推举一名部落代表前往哇哇山和哇哇树人谈判。奇怪的哇哇树人对谈判代表提出一个奇怪的释放人质的办法:即在通向哇哇山顶的沿途,他们设立了四道关口,要想得到人质,每过一个关口,两个谈判代表必须玩一个游戏,然后根据游戏的输赢释放一定的人质。游戏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求两个代表都一手持刀,一手持剑,然后两人同时挑选其中一种兵器出招,要么是‘看刀’,要么是‘亮剑’,但比试的不是功夫,而是刀剑。按照规定,二位挑选的刀剑不同,就会有输赢不同的结果。于是,一场拯救人质的特殊游戏开始了……
l 案例类型:多人互动有关卡有评分及比较统计
l 实验机时:约45分钟
2、与他/她相约
l 实验主题:择偶观。
l 实验目的: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择偶,引导学生们正确对待择偶,正确认识自我,避免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
l 故事梗概: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跟随实验“向导”蓝精灵,按照自己的理性思考和情感意愿,确认自己的择偶标准,并按照这种择偶标准进行模拟择偶,试着叩开爱的命运之门,进行一次与未来“他/她”的心灵之约。同时进行相应的自我认识,然后通过比较统计,得出择偶的契合程度和实现概率。不同的结果,意味着等待自己的,可能是甜蜜之约,可能是痛苦之约,可能是苦乐相拌,可能是无果而终。在此基础上,结合艺术经典,对不同的恋爱择偶观进行进一步反思。
l 案例类型:多人互动无关卡有评分及比较统计
l 实验机时:约45分钟
3、猴子的故事
l 实验主题:道德的起源、冲突和重建。
l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透过猴子的生存境遇,了解道德的起源、冲突和重建,进而加深对道德本质的理解与思考。
l 故事梗概:(1)道德的起源:树林里有9只猴子(其中1只参与者控制8只非参与者控制),山上有实验人员自动控制的香蕉机关。只要有猴子碰到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所有猴子,当然天凉的时候猴子都会很难受。猴子经过尝试明白了其中的玄机,大家形成了共识:谁摘吃香蕉就揍谁。这就是道德的起源。(2)道德的冲突:天热了,猴子们都想冲凉。一只猴子摘吃香蕉,水喷洒而下,猴子们享受了清凉,当然这只猴子也违反了道德规范。这时,一部分猴子因为它违反了道德而揍它,另一部分猴子因为享受了清凉而保护它。分歧的实质在于:这样的道德到底对不对、还要不要遵守?传统派和革新派猴子的态度截然相反并争斗不已。这就是道德的冲突。(3)道德的重建:在争斗中,传统派势力越来越衰减,革新派势力越来越壮大。一些猴子得寸进尺,每天越来越多的摘吃香蕉,而其他猴子摘吃香蕉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于是大家群起攻之。大家逐渐形成了新的共识:香蕉只能轮流摘吃,否则就揍那个多吃多占的家伙。这就是道德的重建。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无关卡有评分
l 实验机时:约45分钟
4、阿欧职业轶事
l 实验主题:职业道德冲突
l 实验目的:通过特定职业情境下所面临的道德两难选择,考察并使学生感悟在面临职业道德冲突时如何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通过对具体问题以及不同结果的进一步剖析,启发学生深入认识道德选择的判断逻辑、可能代价以及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
l 故事梗概:医科大学毕业的阿欧有幸被一家医院聘用,开始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崇高职业。工作不久,领导给阿欧介绍了有关内部规定,比如,要求医生给病人尽量多安排检查、尽量开药、尽量安排住院治疗等。按规定做,似乎违背道德,损害病人利益;不按规定做,又违背要求,甚至违背纪律。该如何是好呢?
在良心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阿欧通过暂时改行来调整自己,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当上一名摄影记者。市区某路段有一大坑,市民多次呼吁市政维修未果。一天天降大雨,阿欧在大坑旁蹲守一个多小时,拍摄到市民在大坑摔倒的照片。照片刊发后产生强烈效果,有人称赞这组新闻照片的纪实性和社会效果,也有人谴责阿欧太缺德。到底是新闻的真实性和社会效果重要?还是及时警示行人避险重要?在职业要求和道德义务发生冲突时该如何抉择?
经过一番周折,阿欧终于回到自己的老本行,成为一名妇科医生。一天,阿欧值夜班,正准备给一位高危孕妇做剖腹产,突然家里来电话说,年迈的父亲病危,而此时通知其他医生替换阿欧做手术有些来不及。尽职与尽孝发生冲突,该如何选择?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无关卡有评分
l 实验机时:约50分钟
5、阿欧街巷轶事
l 实验主题:有关社会公德
l 实验目的:本案例旨在通过特定情境下所面临的道德行为选择,考察并使学生感悟自己对有关社会公德的认知与实践态度。通过对具体问题以及不同结果的进一步剖析,启发学生深入社会公德选择的价值追求、判断逻辑和可能代价,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
l 故事梗概:大学生阿欧在滨河公园游玩。漫步时,他看到一群人围在一个海报栏前争论着什么,凑前一听,原来是在争论与见义勇为有关的话题。在倾听过程中,阿欧开始觉得自己对见义勇为这一传统美德的认识不再那么确定了,因为他觉得每个人说的似乎都挺有道理,一时竟不知谁对谁错,陷入沉思:是否该见义勇为?为什么见义勇为?随后,老者的见义勇为行为,更引发了阿欧对见义勇为行为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见义勇为该有前提条件吗?而母女的对话,更让阿欧反思:见义勇为与见义智为是什么关系?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无关卡有评分
l 实验机时:约50分钟
6、模拟人生
l 实验主题:人生价值
l 实验目的:实验通过对日常工作、生活的模拟,使学生体悟到:人生价值包含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职业活动的工作中,自我价值主要体现在非职业活动的生活中;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一个相对公正的社会里,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就是人对社会的贡献;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既要看一个人贡献多少,这是看绝对价值,更要看贡献多少与能力大小的统一,这是重相对价值;实现人生价值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即潜在价值,一方面要努力建设一个公正的社会,最后通过实践完成从潜在价值到现实价值的转变。
l 故事梗概:(1)投胎:有两个人死后来到了阴曹地府,阎王查看过功德薄后说:您俩前世未作过大恶,准许投胎做人。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供选择:付出的人和索取的人。不同的选择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2)吸水器:无论两个人怎么选择,都在一次出行时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艰难前行中遇到一间废弃的小屋,在屋前发现了一个吸水器,旁边有一个水壶,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您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而且在您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是照此做?还是喝掉水?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无关卡有评分
l 实验机时:约50分钟
二、法律类
1、和尚分粥
l 实验主题: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l 实验目的:通过案例中规则的演化过程,使学生明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首先,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们要正常生活在一起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否则人们就会生活在弱肉强食的“动物法则”或“丛林法则”中,就无法维持个人与社会正常生活的基本秩序。其次,制定和遵循规则的基本目的是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对待,都不会受到歧视,这就是所谓实体公正。而这需要公正的规则来保证,这就是所谓程序公正。只有程序公正才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实体公正,人们才能获得一种制度化的、稳定持久的平等对待,而不是偶然的、一次性的平等对待。第三,那么什么是合理公正的规则或程序呢?其基本特征是人们在遵循规则或程序时能够尽量地摆脱规则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尽可能达到客观公正、一视同仁。
l 故事梗概:突发变故,老和尚的破庙里一下来了10个小和尚。要命的是,大家每天分一桶粥,僧多粥少。刚开始,大家吃饭时还客客气气。但好景不长,为了吃饱肚子出现了哄抢,力量大的抢的多,力量小的抢的少。后来大家都感到抢不是办法,就推选出一个老实人来分粥,但时间不长,在大家的讨好、贿赂下,老实人也分配不公。于是,大家决定每天抓阄来分粥,一段时间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时以权谋私的那一天。又于是,大家酝酿组成了三人分粥委员会,开始还可以,但后来委员会的人又以权谋私。最后学习别人的一个方法:轮流分粥,分粥的人最后拿,结果又如何呢?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无关卡有评分
l 实验机时:约45分钟
2、阿丹的职业生涯
l 实验主题: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l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常见的容易引起劳动纠纷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劳动就业、劳动合同、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与保险、辞退与解聘等内容。
l 故事梗概:以主人公阿丹从上大学至退休的整个职业生涯为线索,介绍阿丹所遇到的各种有关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处理。实验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由学生扮演主人公阿丹,通过对有关问题的应对和处理,以及在整个过程中和事后的正误评判,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内容。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兼评分
l 实验机时:约50分钟
3、阿欧创作风波
l 实验主题:著作权法
l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著作权法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常见的容易引起产权纠纷的法律规定。增强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意识,重视对自己作品原创性的保护,也尊重他人的基本权益。
l 故事梗概:以主人公阿欧的作品从创作到出售的整个过程为主要线索,介绍阿欧遇到的有关著作权法方面的问题。实验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由学生扮演主人公阿欧,通过对有关问题的应对和处理,以及在整个过程中和事后的正误评判,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著作权法的基本内容。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兼评分
l 实验机时:约50分钟
4、阿欧奇遇记
l 实验主题:民法通则
l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有重点地学习和掌握《民法通则》有关基本内容,特别是常见的容易引起争议的有关民事责任的有关法律规定。增强学生的民事责任意识,并学习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l 故事梗概:主人公阿欧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怪事,被撞、被砸、被咬、被摔、被辱、被骗,等等。对此,阿欧可以有不同的应对选择,并伴随有不同的选择结果。实验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由实验者扮演主人公阿欧,并通过对有关民事纠纷的应对处理和结果反馈,来比较、体验不同选择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和不同评价,从而加深对《民法通则》相关内容的了解和把握。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兼评分
l 实验机时:约50分钟
5、阿欧的公共生活
l 实验主题:治安管理处罚法
l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有重点地学习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常见的容易引起法律纠纷的有关规定,增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公共管理的意识,并学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共生活的稳定与和谐。
l 故事梗概:以阿欧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所遇、所为为线索,介绍涉及到的有关治安管理方面的遭遇和问题。实验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由实验者扮演主人公阿欧,通过对有关问题的应对和处理,以及在整个过程中和事后的正误评判,使实验者学习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内容。
l 实验类型:单人互动兼评分
l 实验机时:约50分钟
6、阿欧试断家务事
l 实验主题:婚姻法、继承法
l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有重点地学习和掌握《婚姻法》、《继承法》有关基本内容,特别是在婚姻和继承方面常见的容易引起争议的有关法律规定。增强学生的义务和权利意识,并学习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l 故事梗概: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的阿欧应聘到一个社区工作站,从事社区调解员工作。从此,阿欧经常遇到各种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方面的“家务事”。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面对婚姻危及、家产分割、继承纠纷等“家务事”,初出茅庐的阿欧如何了断?阿欧不同的应对选择,伴随着不同的选择结果。实验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由实验者扮演主人公阿欧,并通过对有关婚姻和继承方面纠纷的应对处理和结果反馈,来加深对《婚姻法》、《继承法》相关内容的了解和把握。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兼评分
实验机时:约50分钟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情境教学模拟实验课件内容简介
1、飞矢不动
l 实验主题:运动与物质
l 实验目的:通过案例故事使学生形象地认识运动的本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认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以及运动与时空的辩证关系,建立科学的物质观。
l 故事梗概:本案例以中西古代哲理故事“飞鸟之景未尝动”、“飞矢不动”、“追龟问题”等为蓝本,通过动漫形式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无关卡有评分
l 实验机时:约45分钟
2、生态迷宫
l 实验主题: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基本特点
l 实验目的:通过对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生态链的实际考察,理解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基本特点。
l 故事梗概: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在上个世纪早期,幼小的欧洲山杨和柳树还很多,可是到了30年代之后,这些树停止了繁殖,再也没有看到新的幼树,总体数量在不断地减少。科学家们试图找到原因,改变这种状况。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有关卡有评分
l 实验机时:约50分钟
3、趣说矛盾
l 实验主题:矛盾律
l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形象地认识“矛盾”的性质,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认识对立与同一的辩证关系,并使学生在案例故事的分析中体验矛盾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l 故事梗概:案例主要通过形象生动的形式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矛盾律,并学习应用矛盾律来分析相关的现实问题。一是通过游戏形式,使学生更形象地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是通过典型个案,使学生加深对矛盾特点和矛盾双方关系的理解;三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矛盾律的应用能力。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有关卡无评分
l 实验机时:约45分钟
4、辩证与诡辩
l 实验主题:辩证法与诡辩论
l 实验目的:通过案例故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诡辩是一种歪曲的论证,实质体现一种形而上学式的思维方式;进而从反面认识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以及辩证法和辩证思维方式,并与诡辩论划清界限。
l 故事梗概:故事一:请一个干净男孩和一个小脏鬼洗澡,哪个会去呢?故事二:三个书生进京赶考,路遇算命先生,三人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能算出来吗? 故事三:游客在小卖店用店里的两个面包换店里的一瓶啤酒,还不想给钱,他能办到吗?故事四:员工想请一天假,老板通过计算告知,他一年就工作一天,究竟道理何在?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有关卡无评分
l 实验机时:约45分钟
5、风幡之辩
l 实验主题:认识路线与认识层次
l 教学目的:(1)从风幡之辩中,思考同一论题下多种回答方案的可能性。(2)对不同答案的选择,体验不同的认识方法。(3)通过不同认识方法的比较,理解唯物、唯心认识论路线之不同。(4)通过情景变换,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认知意义。
l 故事梗概:有一群僧人在辩论,时有风吹幡动,僧甲曰风动,僧乙曰幡动,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案例中,瘦和尚、胖和尚、慧能分别代表不同的认识层次与认识方法,了解故事情节之后,可以选择他们任一观点,并进一步探析这种观点的哲学理论支持和解释方案。每一个选择都有相应的评价,反映出对这些观点的理解深度。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有关卡无评分
l 实验机时:约45分钟
6、逃生选择
l 实验主题: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l 实验目的:(1)从对不同逃生对象的审视,理解不同对象所蕴涵的价值意义,提高价值判断能力或价值认知能力;(2)从对不同逃生对象的选择,体验价值选择的意义,明晰自己在特定情境下所秉持的价值取向或价值选择标准;(3)从案例提示的各种价值取向中,了解特定情境下价值取向的种类和内涵;(4)从实验过程、结果以及评分中,反思合理价值选择的原则,提高价值选择能力。(5)从实验过程和统计结果中,反思社会生活中价值共识和价值多元的意义。
l 故事梗概:一艘航船在海上遇险,很快就要沉没,船上载有12人,他们是:72岁的医生、患绝症的小女孩、船长、妓女、精通航海的劳改犯、弱智的男孩、优秀义工、普通教师、政绩突出但贪污的国家干部、企业经理、新近暴发的个体户、你自己——一个男青年大学生。船上有一只至多能乘6人的救生艇。现在请选择这6个人,并说明选择标准是什么。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无关卡有评分有比较统计
l 实验机时:约45分钟
7、一发千钧
l 实验主题: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l 实验目的:通过案例故事使学生形象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以及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认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以及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
l 故事梗概:以生活中人们比较熟悉的物理现象、化学现象和相关社会现象等为蓝本,启发学生对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认识。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无关卡有评分
l 实验机时:约45分钟
8、和尚吃水
l 实验主题:社会历史发展动力
l 实验目的:通过几个和尚通过不同方式解决吃水问题,形象地说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及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技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l 故事梗概:山上的几个和尚面临吃水困难,为了生存,他们以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技等不同方式解决吃水问题,方式不同,对推进问题解决的作用不同。你选择哪种方式呢?
l 实验类型:人机互动无关卡有评分
l 实验机时:约45分钟